2021.07.14
中堂鎮豆豉洲濱江新城A07-04地塊土壤污染狀況初步
調查報告(公示)
一、基本情況
地塊名稱:中堂鎮豆豉洲濱江新城A07-04
地塊占地面積:14089.53平方米
地理位置:東莞市中堂鎮豆豉洲,中心坐標位置是東經113°38'59.97"、北緯 23°6'32.62"
場地責任單位:東莞市中堂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地塊原用地性質:農用地、工業用地
未來規劃:R2(二類居住用地)
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單位:廣東中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調查緣由:中堂鎮豆豉洲濱江新城A07-04地塊位于中堂鎮豆豉洲(東經113°38'59.97"、北緯 23°6'32.62"),用地面積為14089.53平方米。該地塊1989年前用地性質為農用地,1989年至2009年8月為工業用地,2009年9月城建規劃局將其規劃為二類居住用地(R2)。根據《東莞市建設用地開發利用土壤環境管理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東環[2018]310號),該地塊需開展地塊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工作。
二、調查情況
中堂鎮豆豉洲濱江新城A07-04地塊位于中堂鎮豆豉洲(東經113°38'59.97"、北緯 23°6'32.62"),用地面積為14089.53平方米。該地塊1989年前用地性質為農用地,1989年至2009年8月為工業用地,2009年9月城建規劃局將其規劃為二類居住用地(R2)。根據《東莞市建設用地開發利用土壤環境管理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東環[2018]310號),該地塊需開展地塊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工作。
東莞市中堂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委托廣東中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對地塊紅線區域土壤、地下水進行初步調查分析工作。根據環境調查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中健檢測于2019年12月~2020年3月期間對目標地塊開展了地塊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工作。
(1)第一階段環境調查結果:
在第一階段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期間,項目組通過資料收集和審閱、現場踏勘、調查采訪等方式對目標地塊及其周邊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污染識別。目標地塊歷史沿革清楚:地塊在1989年前為農用地,1990~1994年間地塊內建有4家廠房,并于2008~2013年間搬遷、拆除。1990年西北區域開始建設東莞盛力人革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PVC人造革,于2008年搬遷,2010年拆除;1991年東北區域開始建設中堂五金加工廠,主要經營五金產品、裸銅線,外購廢五金、廢電線電纜進行分揀、外售,主要是分揀五金、剝離電線電纜工藝,不涉及焚燒、熔融、廢舊電子電器拆解等生產工藝,并于2006年搬遷;2007年建筑公司建設倉庫存放建筑材料,于2008年拆遷;1990年東南區域開始建設東莞市中堂沛棠家具廠,為村民所有,主要制作家具,不涉及噴漆等,并于2008年搬遷、2013年拆除;1994年開始建設東莞市金中銅業有限公司,主要加工、銷售有色金屬制品(除國家專營),對邊角料純銅進行熔鑄,于2006年注銷,2007年拆除;2008年一小部分區域建為廢品回收站,主要回收紙皮、廢鐵等,建筑物于2013年拆除。
地塊廠房拆除后一直為空地,2015年有一次填土,填土深度約為0.5米、面積約14089.53平方米、填方量約7045立方米,填土來源為開發房地產時開挖的綠地土壤;2019年再次填土,填土深度約為2~3.5米、面積約14089.53平方米、填方量約38746立方米,填土來源為A06-02旁邊地塊基挖土,該填土不含一般工業廢棄物及危險廢物。
(2)第二階段環境調查結果
①土壤環境調查結論
第二階段地塊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現場采樣時間為2019年12月24日、2019年12月25日、2020年01月02日、2020年01月05日,調查組采用專業判斷布點法進行土壤監測點位的布設,此次初步調查共布設9個土壤點位,1個對照采樣點,總共10個土壤點,共采集53份樣品(包括土壤對照點),調查地塊內鉆孔深度為6.00~9.00m,分別采集5~7層不同深度樣品;對照點采集深度為0~0.5m。監測項目為:pH值、重金屬和無機物(8項)、揮發性有機物(27項)、半揮發性有機物(11項)及特征污染物石油烴(C10-C40)、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鄰苯二甲酸丁基芐酯、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根據檢測分析結果,土壤環境調查結論如下:
1、pH值
本次調查地塊內共有52個土壤樣品進行了pH值的檢測,pH值的檢出范圍為4.32~9.37,13個土壤樣品的pH值小于7,39個土壤樣品的pH值大于7,總體來看,調查地塊以堿性、強堿性土壤為主。
2、重金屬
本次調查地塊內共有52個土壤樣品進行了重金屬砷、鎘、六價鉻、銅、鉛、汞、鎳檢測,6個土壤樣品進行了鋅污染物含量的檢測,由于地塊內S1、S3點位第五層樣品銅檢測結果未檢出,為復核情況,委托廣東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進行復核檢測,其檢測數據為10mg/kg、9mg/kg。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看出,砷、鎘、銅、鉛、汞、鎳、鋅的檢出濃度低于第一類用地風險篩選值,其中六價鉻土壤樣品均未檢出,因此無需對地塊土壤開展重金屬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
3、有機物
本次調查地塊內共有52個土壤樣品進行了有機物含量的檢測,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鄰苯二甲酸丁基芐酯、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共有30個土壤樣品進行了含量的檢測,此次檢出的有機污染物包括氯仿、1,2-二氯乙烷、四氯乙烯、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氯甲烷及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共8項,其中,氯仿的最大檢出濃度為3.9×10-3mg/kg、1,2-二氯乙烷最大檢出濃度為1.6×10-3mg/kg、四氯乙烯的最大檢出濃度為1.9×10-3mg/kg、甲苯的最大檢出濃度為1.6×10-3mg/kg、間二甲苯+對二甲苯的最大檢出濃度為1.6×10-3mg/kg、氯甲烷的最大檢出濃度為7.5×10-3mg/kg、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的最大檢出濃度為6.1mg/kg,均低于第一類用地風險篩選值,其余有機污染物均未檢出,因此無需對地塊土壤開展有機物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
4、石油烴
本次調查地塊內共有52個土壤樣品進行了石油烴的檢測,此次檢出的石油烴最大檢出濃度為411mg/kg,低于第一類用地風險篩選值,因此無需對地塊土壤開展石油烴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
②地下水環境調查結論
1、檢測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項目組于2020年03月09日在地塊內共采集了3份地下水樣品,檢測了pH值、渾濁度、鐵、錳、銅、鋅、鋁、鈉、鎘、鉛、砷、汞、鎳、六價鉻、苯、甲苯、二甲苯、石油類、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地下水pH值范圍為6.69~7.25,呈弱堿性水;其余地下水指標20項共檢出9項,出現超篩選值的污染物為渾濁度、錳共2項,渾濁度在3個點位樣品中超篩選值,錳在2個點位樣品中超篩選值,渾濁度最大超篩選值倍數為17.6,錳最大超篩選值倍數為1.74。渾濁度為感官性狀及一般化學指標,不屬于調查地塊的關注污染物;根據《廣東省地下水保護與利用規劃》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區地下水污染物錳的本底值相對較高,錳超標的原因可能為地下水錳的本底值相對較高以及受到地塊內工業企業生產活動的影響。除渾濁度、錳在場地內上游、下游地下水監測點位均出現超篩選值項目,其余檢測項目均低于風險篩選值。
2、地下水異味分析
2020年4月9日,與專家踏勘現場發現該地塊D2地下水有異味,又該水井位于金中銅業有限公司的生產區域,為進一步分析異味的成因及地下水污染狀況,于2020年4月11日重新采集D2地下水樣品,利用定性分析手段對異味成因進行排查。根據定性分析,D2分析出11種揮發性物質(乙醇、甲硫醚、三甲基硅醇、二甲基二硫、甲苯、二甲基硅烷二醇、四氯乙烯、對間二甲苯、丁二酸二甲酯苯、1,2-二氯乙烷);其重點關注物為甲硫醚、二甲基二硫醚致嗅物質,經定量分析得出甲硫醚為118.29ug/L、二甲基二硫醚為13.42ug/L,均小于大鼠吸入半致死劑量,因此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小。因該地塊四周水域充沛且北面靠近東江北干流,東江北干流受工業生產影響污染物含量較高,當東江北干流向地下水的補給時,會造成地下水一般污染物含量高,且地塊填土前有綠植,填土覆蓋其綠植及根部在水份充沛情況下,容易發生腐質,腐爛程度高,因此導致地下水氣味異常。
3、地下水人體健康風險分析
地下水暴露途徑包括吸入室外空氣中來自地下水的氣態污染物,吸入室內空氣中來自地下水的氣態污染物以及飲用地下水。因調查地塊所在區域均已供應自來水,不以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所以不存在飲用地下水暴露途徑。此外,關注污染物錳在地下水中不生成氣態污染物,故這些超標污染物缺少暴露途徑,由此地下水中的超篩選值污染物對人體健康風險在可接受范圍內。因此本地塊無需開展地下水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
4、地下水風險管控措施
a.鑒于調查地塊地下水污染物中的錳不同程度的超出相應風險篩選值,因此建議在后期開發過程中不對地塊內的地下水進行以飲用水源為用途的開發利用。
b.地下水的異味情況,如后期建設開挖,施工人員在清挖過程中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佩戴好施工用口罩、安全帽、手套、防護服,如有聞到強烈異味,應停工向相關部門匯報,應采取污染阻隔、阻斷等措施,防止污染擴散。
c.開挖施工期間,基坑滲排水應按環境管理的相關要求,處置達標后進行排放,以免由于地下水滲漏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
d.建設施工時,應在場地明確標識,禁止飲用地下水、皮膚接觸地下水、用地下水洗浴等,經發現,立即采取應急措施。
(3)總體結論
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結果表明:中堂鎮豆豉洲濱江新城A07-04地塊不屬于污染地塊,無需開展詳細調查與風險評估工作,故該地塊作為二類居住用地進行再開發利用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