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8
廣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2017年
第三季度全省職業健康監管工作
開展情況的通報
粵安監管四〔2017〕26號
各地級以上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根據《廣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2017年職業健康監管工作季度評價的通知》(粵安監〔2017〕44號)精神,現將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職業健康監管工作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經綜合分析,全省第三季度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綜合評價前10名的地市分別為:廣州、佛山、深圳、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梅州、肇慶。各評價項目具體情況如下:
(一)行政監督執法。第三季度,全省共立案處罰872宗,經濟處罰1610.3746萬元,分別同比(比2016年第三季度,下同)增加100.46%和97.68%;停業停產整頓用人單位402家,同比增加415.38%;提請關閉用人單位59家,同比減少39.18%。
(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截至第三季度末,全省完成職業病危害項目網上申報企業累計157884家,同比增加8.53%,申報覆蓋率43.17%;第三季度新增網上申報企業9306家,同比增加76.75%。
(三)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及現狀評價。第三季度,全省共完成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395項,同比增加86.32%;完成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481項,同比減少9.59%;對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立案處罰6宗。
(四)職業健康監護。今年至第三季度,全省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勞動者累計1574162人次,同比增加22.74%;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企業累計43043家,同比增加16.43%。
(五)重點行業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管理情況。第三季度全省各地摸底排查結果顯示,全省電子制造等21類企業有22431家;其中,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94.42%,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為54.46%,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76.43%,主要負責人、職業健康管理人員職業衛生培訓率為91.65%。
二、主要工作亮點(一)強化部門協作,落實監管職責。今年7月,省安委辦加強協調溝通,省衛生計生委、安全監管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民政廳、總工會等五部門聯合組織開展全省塵肺病防治督辦工作,并將有關情況報告省政府、通報各地市人民政府和有關省直部門,積極推動職責監管工作落實。深圳市編辦下發《關于進一步明確部門安全生產監管職責 強化機構設置的通知》,明確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依法依規履行相關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監管職責。佛山市安委辦將職業健康監管作為各區、鎮(街)安全生產基礎工作情況的重要指標,對排名落后的地區進行約談、督辦。廣州市安全監管局黃潔峰局長擔任總指揮,聯合市人社、建設、衛生計生等6部門,組織7個督查組,在全市開展職業健康大檢查督導工作,推動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第三季度共檢查企業6866家,發現職業健康隱患12172處,發出執法文書8118份。肇慶市安委會副主任、安全監管局局長黎錦煥于7月和9月主持召開上、下半年職業健康監管聯席工作擴大會議,市經信、民政、財政、人社、住建、衛計、工會等部門分管領導參加了會議。
(二)多措并舉,深化重點行業職業病危害治理。潮州市在“安全生產責任險”中擴展塵肺病責任險種,已指導協會組織300多家陶瓷生產會員企業購買塵肺病責任保險。汕尾市安全監管局局長葉佐義主持召開工作會議,部署推動重點行業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治理工作,并加強職業病危害治理通報制度、誠信體系建設。深圳市通過經費保障、培訓發動、入戶調查、抽查核查等形式,推動工業企業職業病危害情況普查工作,目前該市79565家工業企業中,已經填報完成52355家,完成率為74.6%。肇慶市組織開展礦山企業職業衛生專項執法檢查。廣州市白云區積極開展摸底排查工作,摸清轄區存在職業病危害企業3898家,并制作了制鞋、箱包、家具、橡膠和塑料制品及其他嚴重危害類等5張轄區職業病危害嚴重企業分布圖。
(三)積極開展夏季防暑降溫和職業中毒防控工作。今年6-9月份,全省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共檢查用人單位44020家(次),發現隱患73732項,納入黑名單并公布企業11家,警告270家,罰款823.085萬元,責令停產整頓181家,提請關閉10家;全省新發職業中暑10例,比去年同期增加8例;新發職業性化學中毒104例,比去年同期減少20例。清遠市安全監管局召開會議專題部署夏季防暑降溫和職業中毒防控工作。梅州市安委辦組織住建、安監等部門專項督查檢查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工作,特別是建筑工地、露天作業場所和高溫作業崗位的夏季防暑降溫措施落實情況,并將督查情況進行全市通報。陽江、汕頭、湛江、潮州、揭陽、河源等市開展防暑降溫和職業中毒防控工作專項督查檢查,并進行書面通報。佛山市順德區安全監管、環運、人社、總工會等部門對轄區內重點行業進行聯合執法檢查,交通管理部門為一線港查人員、企業碼頭現場作業人員發放清涼飲料、保健食品、防暑藥品;環運城管部門每月向環衛工人發放高溫補貼和防暑藥品。
(四)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推動職業衛生基礎工作開展。珠海市投入專項資金45萬,分別委托市建筑業協會、汽車摩托車銷售維修協會對相關行業領域開展41期職業衛生專項培訓,共培訓3500名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中山市安排專項資金108萬元,通過購買技術服務的形式指導幫扶轄區400家重點行業企業開展職業衛生基礎建設工作。深圳市安排專項資金48.3萬元委托技術服務機構在電子制造、電鍍和印刷等行業中抽取61家企業開展監督檢測工作。廣州市安排專項資金62萬元委托技術服務機構在全市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摸查和分類分級評定工作。佛山市安排專項資金30萬元,委托技術服務機構指導幫扶8家企業開展塵毒危害治理示范企業創建工作。
(五)規范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工作。廣州市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的通知》和《廣州市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日常監督檢查工作指引》,進一步明確監管責任分工,推進分類分級管理,落實職業病危害源頭控制監管。中山市印發《關于加強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監管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中山市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工作指南(試行)》,督促指導安全監管部門和建設單位加強“三同時”工作。東莞市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的通知》,同時要求各鎮街對2015年來的新立項的491個建設項目進行全面排查,依法查處建設單位違法違規行為。
三、主要存在問題(一)部分用人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在近期全省的督查檢查工作中發現,部分重點行業領域用人單位法治意識淡薄,職業病防治投入嚴重不足,職業病防治責任落實到不到位,未落實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職業病危害隱患問題較多。
(二)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事中事后監管執法力度偏弱。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后,全省事中事后監督執法力度整體偏弱,第三季度全省僅廣州、佛山、湛江3個地市對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違法違規行為共立案處罰6宗,并且均為警告。
(三)部分地區重點行業摸底排查工作質量不高。茂名、揭陽等2個地市21類重點行業企業數占申報企業的比例不足5%;佛山、韶關、陽江、湛江等4個地市21類重點行業企業數占申報企業的比例不足10%。這些地區還需要花大力氣進一步加強轄區重點行業摸底排查工作的力度和質量。
(四)重點行業職業健康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國家職業病防治“十三五”規劃對重點行業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接觸職業病危害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主要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職業衛生培訓率的目標要求分別是85%、80%、90%和95%,從第三季度統計的情況來看,我省4項指標分別為94.42%、54.46%、76.43%、91.65%,除了申報率外,其余3項指標均未達到要求。其中云浮、潮州、河源、肇慶、東莞、清遠、惠州等地市檢測率還不足50%。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各地要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規章標準的落實,確保不發生群體性職業危害事件,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體要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認真查擺問題,狠抓工作落實。各地市要根據第三季度職業健康監管季度評價的結果,高度重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落后原因,采取強有力措施,推動工作上臺階、上水平。茂名、揭陽、佛山、韶關、陽江、湛江等地市要進一步加強重點行業領域摸底排查工作,建立健全重點行業用人單位職業健康檔案臺賬。云浮、潮州、河源、肇慶、東莞、清遠、惠州等地市要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和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重點行業領域的職業衛生違法違規行為,督促指導重點行業領域用人單位規范和加強職業健康管理工作。
(二)深入開展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我省塵毒危害專項治理工作部署:一是地市安全監管局要對塵毒示范企業創建情況逐一進行督查核查,確保企業按要求完成示范創建工作,并要做好示范創建的總結推廣工作,以點帶面、推動轄區重點行業領域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認真總結核查陶瓷生產和耐火材料制造、寶石加工行業企業粉塵危害專項治理工作情況,對于治理后粉塵濃度仍嚴重超標且整改無望的企業,要提請地方政府依法予以關閉,確保專項治理工作取得實效。三是按照國家和我省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認真開展汽車制造和鉛蓄電池生產行業塵毒危害專項治理,強化進度管理和工作考核,確保治理工作落實到位。
(三)加大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監督執法力度。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與有關投資主管部門建立建設項目立項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及時掌握本地區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要將建設單位開展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情況的監督檢查納入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督促指導建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組織開展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落實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主體責任;要重點加強對建設單位組織的驗收活動和驗收結果的監督核查。對違反“三同時”有關規定的建設單位和提供評價、設計服務的單位,要依法嚴肅查處,情節嚴重的,要按照規定納入安全生產“黑名單”,依規實施聯合懲戒。
(四)嚴密預防職業中毒事故發生。第四季度寒冷干燥季節是職業性化學中毒的高發時期。各地要加強對有機溶劑使用企業尤其是家具制造、電子制造、制鞋、箱包制造、船舶修造、印刷、電鍍等有機溶劑使用量較大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的監管,督促企業強化工作場所通風排毒防護設施的日常檢查與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行,并落實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個體防護措施,嚴防職業性化學中毒事故的發生。要加強與衛生計生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和信息互通,依法督促用人單位及時妥善處置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治中發現的體檢結果異常、疑似職業病和職業病人員,切實維護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
廣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7年10月23日
來源:廣東安監